马龙奥运六金王!马龙王楚钦 3-2 逆转集锦,对手气到摔球拍

发布时间:2024年10月27日 15:41 浏览量:

马龙王楚钦3-2逆转亮点:对手气得丢球拍,龙队热烈庆祝

国乒乓球队英雄辈出,3-0战胜瑞典男乒,在巴黎奥运会上再次捍卫了国家队的荣耀。他们一起实现了“龙队”的另一个梦想。

凭借2012年伦敦、2016年里约、2021年东京、2024年巴黎的男团金牌,加上里约和东京的两枚男单金牌,马龙的奥运金牌总数达到了6枚,成为第一个“六枚金牌”。中国奥运史上的“金牌”。国王”!

“六角勇士”已经不多见,“六金王”在中国奥运会历史上更是罕见。在此之前2024年篮球亚锦赛冠军,马龙和体操冠军邹凯是仅有的两位“硬件王”。平心而论,从绝对难度上来说,邹凯的成就是比较难达到的,因为他在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上获得了5枚金牌,而他取得这一成就时年仅24岁。马龙和邹凯都出生于1988年,但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有着不同的黄金时期。马龙在伦敦、里约、东京和巴黎四次参赛,当他获得第六枚奥运金牌时,距离他的36岁生日还有两个月。

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也认证:马龙是“六金王”!

写马龙是很困难的。如果从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上,他随男队在团体赛中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算起,18年来,他被媒体、球迷和业内人士深度挖掘,塑造了一定要足够立体。在任何重大比赛,甚至任何重要的比赛中,你都可以从文字或图像的线索中找出马龙说了什么、教练和队友说了什么、对手说了什么……

任何描述都显得多余,因为“龙队”是乒乓球迷太熟悉的存在了。由于很难将这18年的记忆浓缩成一篇文章,我想还是用几点来总结比较好;让我们深刻回忆一下“六角武士”和“六金王”职业生涯中的6场重要比赛,以及幕前幕后。马龙的故事和思想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成长。这6场比赛并不一定是马龙打出最有型、最精彩的比赛的著名场面。也有失败、挫折、近乎绝望和绝望的生存。

让我们开始吧。

时间:2010年5月30日,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决赛马龙1-3波尔

那届团体世乒赛的奇怪之处在于,在男团决赛开始前三个小时举行的女团比赛中,中国队出人意料地以1-3输给了新加坡队。自1975年以来的近50年里,科尔宾杯只休赛过两次,一次是1991年在日本千叶举行(冠军是朝鲜队),一次是2010年在莫斯科举行。因此,男团夺金压力很大。

那时的马龙已经稳居男单世界排名第一,并且毫无疑问是总决赛的单打第一选手。但比赛开始前,却出现了问题:王皓的专用球拍出现了问题,他的击球总是入网。主教练刘国梁当机立断,将王浩撤下,换上张继科。出场顺序是马龙、马琳、张继科。随着王励勤的淡出,也是“二王一马”时代后的一场硬仗。但最先登场的马龙却输了。

在大比分2:0的大好局面下,马龙被波尔逆转,中国男乒丢掉了第一分。好在马琳和张继科发挥稳定,先后拿下奥恰洛夫和徐思。关键的第四盘,北京奥运会男单冠军马琳再追一球,以3-1击败波尔。大比分同样是3-1,她连续第五次夺得斯威斯林杯!

马龙和鲍尔亦敌亦友,但2010年那场他不该输的比赛却让他事后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
赛后,刘国梁与马龙交谈,询问他输球的感受。马龙表示:“这确实很遗憾,但我认为这很正常。”毕竟波尔当时已经29岁了,世界排名第二,正值巅峰期。是中国最强的选手,战斗有来有回。刘国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。在马龙看来,输球并不是世界末日。

马龙记得,他从莫斯科回来时,刚到房间,东西还没有收拾好。主教练秦志戬带他观看比赛录像,分析每一个动作,看看他输在哪里。多年后,马龙慢慢意识到这些“生死之战”的分量,回忆起在莫斯科与刘国梁的谈话——这个答案或许不是教练想要的。

“他觉得我应该太后悔、太难过,意思是如果我能再打败他(我一定能打败他)。”马龙将这种感觉记在心里。两年后,2012年利物浦世界杯男单决赛中,他们与波尔相遇,马龙4-0干净利落地获胜。

这是他乒乓球生涯中第一个真正的单打世界冠军头衔。

时间:2015年5月3日,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

马龙 4-2 方博

年轻的粉丝可能不太了解方博。曼联有“1992一代”,中国男乒也有“1992一代”。代表人物有周瑜、方博、颜安等。这一代人的生存处境其实是相当尴尬的。前面是1988年出生的马龙和张继科,1990年出生的许昕,后面是1997年出生的樊振东。因此,当方博打进世乒赛决赛时,他已经算是黑马中的黑马了。

但马龙和方博需要这样赢。尽管当时他的世界排名第一,但他在“三大赛”中只获得了2012年世界杯冠军,所有奥运会和世锦赛都是“零”。今天问问王楚钦就知道这压力到底有多大了。

很难想象这样的动作是出自温柔的马龙之手,但那一刻他确实是忍住了。

从技战术角度来看,这场比赛并没有太多美好的回忆;真正的“高光时刻”出现在第六局比赛中。当马龙拿下第11分并赢得决赛时,他做了一些你现在非常喜欢的事情。很难相信这是他干的。马龙没有按照惯常的礼仪,与方博、裁判以及对方教练握手。还没等方博喘口气,马龙就跳了起来,跳到桌子上热情庆祝。时至今日,百度百科上还有一个词条,叫做“马龙桌上握手事件”。

毕竟,这是同队队友之间的对决。马龙非常不绅士的庆祝动作不会引起任何外交纠纷。方博当时心里肯定不高兴,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。一个谦虚、谨慎、自律、对自己极度郁闷的“龙队”,那一刻的心情就像洪水一样。他太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了。可谁能想到,方博却是另一位普通的国乒运动员,心情极其郁闷,不得不长期生活在马龙这样的球星的阴影下。

后来在节目录制的时候,马龙还向方博道歉。当他跳上桌子的那一刻,他被击碎的不仅仅是外界的压力和质疑,还有他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自我怀疑。他今年 27 岁。到了这个年纪,“不懂足球的刘胖子”即将退役,但他的荣誉簿上依然有一系列与队友一起夺得的团体冠军。他世界排名第一,但他还能算男单第一吗?

通过这种有些不太恰当的方式,马龙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刘国梁经常对自己说的话:“赢了就是一场,输了就是一辈子。”

时间:2016年8月12日,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马龙4-0张继科

马龙心头的另一块石头是他的队友、同龄人张继科。里约奥运会八年后,同为1988年出生的两个人,一个在巴黎延续国乒的辉煌,一个在网上薄利多销地销售张教练的课程。他们都在为中国乒乓球做一些事情。只是贡献。

张继科只比马龙大8个月,职业生涯的每一步似乎都领先他一步。 2011年世乒赛,马龙输给了哥哥王皓。随后的决赛中,王皓2-4输给了横空出世的张继科。马龙在看台上看着同龄的队友赢得了前往伦敦的门票。在伦敦,王皓第三次闯入男单决赛。大家都坚信王皓应该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奥运金牌。但在那场决赛中,年轻的张继科依然被命运眷顾。

2014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,马龙和张继科在决赛中相遇。他们苦战七场,最终以两分之差落败。赛后,张继科空中截击踢篮板的经典场面堪比马龙跳上乒乓球台的那一刻。那一刻几乎击碎了马龙的信心。他打不过他的大哥王浩,之前他已经三连败了;他无法击败他的同龄人张继科,后者的背部仍然有伤……

这场比赛经常被解说员当作两人对决时的背景素材来谈论。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,当时正在央视解说的著名解说员蔡蒙不忘提到这一点:“两人之前交手过,马龙占据上风;但2014年世界杯,张继科4-3击败了他。”但这场决赛来得太快,快得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。原因之一是张继科的背伤复发。时间就是命运,马龙的时代终于到来了。

4-0横扫张继科夺得里约奥运会金牌,马龙时代终于到来。

里约奥运会之前,马龙的微博粉丝只有十几二十万;总决赛当晚,突然跃升至一百万。他一下子就成为了顶级IP。马龙也非常珍惜自己在里约比赛时的状态。后来到了东京,他反思自己,觉得自己的头脑还是没有里约时那么干净。里约之前,他还不是奥运会单打冠军,所以他的目标很坚定,那就是去争取。不管你能不能得到它。

在夺得奥运会金牌、实现个人“大满贯”的那天,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姜嘉良做客报道,并问马龙最想对自己说的话。当时已经算是老将的马龙回答说,他最想说的是“我感觉我真的长大了”。

时间:2017年6月5日,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男单决赛马龙4-3樊振东

有这样一场比赛,时任韩国队主教练金泽洙见到大家时感慨,这就是乒乓球。这场比赛在马龙和樊振东之间进行,比赛持续了90分钟。堪称乒乓球界的史诗。

里约奥运会后,国乒进入新一轮新老交替。 1997年出生的樊振东向老将发起新一轮冲击。当时马龙已经快29岁了。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。自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以来,男单冠军的年龄从未超过30岁。下一个奥运周期,马龙让位给年轻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但要想登顶,就必须击败世界大赛的“龙队”。

2017年6月,在德国杜塞尔多夫,马龙为了缓解膝盖伤势,在前往男单决赛时注射了挡球台。桌子对面是20岁的范振东。虽然东京奥运会周期才刚刚开始,但世界乒坛几乎已经成为马凡的“二人组”。两人相差9岁,但都处于竞技状态的巅峰期,这是第13次在比赛中相遇。然后,让金泽洙目瞪口呆的比赛开始了。

曾经年轻的“小胖子”想要成为国乒领军人物,首先必须要过马龙的水平。

在马龙两局取得领先并很快被樊振东扳平后,现场很多人都觉得马龙是时候让位给新人了。两人接连拿下一局后,决胜局打成7-9,樊振东距离结束比赛还有2分。那一刻,所有的摄影师都跑到了“小胖子”的身边。结果快如闪电,10-9、10-10。马龙将比赛从悬崖上拉了回来。 12-10,运动服几乎被汗水浸湿的两人最终决出胜负。

但马龙很清楚,他把男乒接力棒传给对面那个不服输、凶狠的胖子,只是时间问题。那场比赛结束后,巨大的恐惧慢慢笼罩了马龙的心。他发现自己的左膝失去了控制,多年来已经磨损和钙化。剧烈的疼痛时不时地会扰乱他糟糕的睡眠。马龙在球队中以睡眠浅着称。即便是夺冠当晚,他依然睡不着觉。

马凡与马凡之间的战斗仍在继续,甚至持续到了五年后的东京奥运会决赛。虽然年龄相差9岁,但作为队友,他们可以站在世界乒坛的顶端,争夺胜利。这个情节有点科幻;但马龙心里还是暗自揣测2024年篮球亚锦赛冠军,小胖,你非得打败我才能成为“一哥”啊。

时间:2021年7月29日,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马龙4-3奥恰洛夫

决赛中马龙4-2击败樊振东的金牌赛并未选在这里。那场比赛有太多的确定性。虽然马龙再次赢得了比赛,但技术成熟、无盲区的“小胖”从“龙队”身上传来的接班信号已经非常明显。但在此之前,马龙与同时代的奥恰洛夫打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半决赛。通过这场比赛的胜利,马龙顺利完成了国乒卫冕半区的使命,提前锁定了男单金牌。用他的话来说,“只有当你赢了,进入了决赛,接下来的时间才真正属于你。”

即便是现在,想起这场男单半决赛,马龙仍然感到冷汗直冒。这对跨界哥们第一次相遇是在2003年的智利世青赛上,两人几乎同时在成年组闯出名堂,随后开始了长期的较量。但这个苦涩剧情体现在,奥恰洛夫击败了上一代的马琳、王皓、王励勤,也击败了马龙身后的张继科、许昕、樊振东,却无法登上高山。马龙的。

东京奥运会之前,奥恰洛夫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策略、演练比赛,做好充分的准备,希望能在举世瞩目的场合结束自己对阵马龙的尴尬。马龙自然明白对手的想法2024年篮球亚锦赛冠军,他回忆起了赛前与刘国梁聊天的那次——他问刘国梁是在里约还是在东京打得更好;刘国梁想了想,回答道:“他感觉今年马龙压力还不够,这让他不是很有信心。”

马龙和奥恰洛夫也是超越时间和国籍的好朋友。

见到奥恰洛夫,压力自然而然就来了,无需刘国梁的动员。

这场经典的对决非常接近。马龙拿下前两局,但很快就被奥恰洛夫扳平比分。第五局马龙获胜,第六局奥恰洛夫获胜。 33岁的兄弟就像两个将对方推向悬崖边缘的勇士。真正的压力来了。比分来到10-9,马龙拿到赛点。在远台相持七轮后,奥恰洛夫试图从正手对角线拉回直线。危险的举动,球没有过网。马龙赢了。他举起双臂,向看台挥手,仿佛在说,他打不过我!

战斗结束后,奥恰洛夫松了口气,马龙也松了口气。他作为国乒队长的使命已经完成,接下来的决赛就是他为自己“赢得”的时间。

时间:2024年4月21日,澳门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决赛马龙4-3林高远

如果把巴黎奥运会往前推一年,大致从2023年夏天到现在,马龙在各种有名的洲际和世界比赛中总共获得了10个冠军。其中,男双冠军4个,男团体冠军3个,混合团体冠军1个,男单冠军2个——2023年平昌亚锦赛和2024年澳门世界杯。

今年4月的澳门,决赛面对比他小7岁的林高远,马龙连输3局。我还没有计算过这种情况下翻盘的概率。无论如何,在NBA季后赛中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。看马龙当时轻松的状态,很难猜测他会连赢三场力挽狂澜。毕竟他在赛前说过:“如果这次我能进入前四,我就完成了我的梦想。”一切都是雾里看花。

12年前,正值巅峰的他在利物浦男单世界杯上首次夺得“三大”单打冠军; 12年后,他不再年轻,再次站上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。你以为“龙队”早就赢了,但他还是很感慨:“十二年也是一次轮回,任何时候都有比放弃更好的选择,谢谢你们没有放弃。” ”

没想到这么年轻,还能拿到“三大赛”的冠军。

这恰好是马龙获得的第30个世界冠军。距离他上次夺得“三大赛”金牌已经过去快三年了。上一次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。将“超级大满贯”合而为一,他似乎不再需要零星增长的新奖项来证明自己的伟大。前年,在德班世乒赛上,马龙夺得复制圣布拉德福德杯,这被视为国际乒坛的认可。

这一次,国际乒联官方社交媒体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赞扬,并在赛后发文盛赞:GOAT(史上最佳)回来了!每次这个词出现,总是伴随着争议——足球场上,贝利、C罗和梅西谁更能媲美,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;在篮球场上,乔丹和詹姆斯之间永恒的争议更大;网球场上,谁更厉害?球桌上,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之间进行着和谐的商业交流……但在乒乓球桌上,却没有任何争议。

不过,马龙本人也表示,他不喜欢GOAT这个名字。请继续称呼他“龙队”。他的耳朵听起来不错。

结论

有一句话最能体现“龙队”对于国乒的价值——从伦敦到巴黎,12年间,马龙从最锋利的利剑变成了最稳定的压舱石。

在比这四个奥运周期还要长的岁月里,时间是马龙的敌人,也是他的朋友。在时间的长河中,他必然要承受衰老、痛苦,以及有一天无法掌控比赛局势的无奈;但也正是在这个不可阻挡的过程中,他见证并帮助国乒完成了不止一次的新老更替。但我的角色就​​像一杯美酒,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好。

“龙之队”,感谢有我们。


上一篇:杜兰特伤愈复出带领篮网冲击总冠军,7 号球衣见证传奇

下一篇:5396.1 万次播放!勒布朗·詹姆斯的辉煌篮球生涯

篮球录像

篮球集锦

篮球新闻

Copyright © 2022-2024 法甲直播 网站地图

法甲直播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目的在于研究学习传递之用仅供参考,链接导航跳转不存储制作任何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