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后继无人?热度上升却惨败,原因何在?

发布时间:2024年08月07日 15:29 浏览量:

近年来,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,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回首2008年,在媒体还不发达的年代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,姚明、王治郅、易建联等人带领的中国男篮称霸亚洲,丝毫不逊色于欧洲一些国家;如今,李凯尔策动的中国男篮,连战乱不堪的南苏丹都打不过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,以20分之差落败。我们不禁感慨,中国男篮后继无人,2008年的巅峰时刻一去不复返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:篮球在我国越来越流行了,为什么中国男篮还是那么弱呢?下面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,如果你有其他的看法,可以在评论区补充。

第一,“目的不纯粹”。因为现在篮球运动盛行,以篮球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开始增多,发财也变得容易起来。不管是靠媒体,还是进入CBA职业联赛,都是为了赚钱。真正想打出名堂的球员寥寥无几。球员进NBA的欲望不大,安于现状。能在CBA立足,已经满足了对自己的要求。再加上天赋的不足,自然水平不如别人。

而且打球对于我们运动员来说也是一份工作,CBA的工资是亚洲其他联赛的5倍,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,球员很难有激情去打球。

第二,“形式”严重。我举个例子中国国家队篮球身高矮的球员,日本队为了鼓励渡边雄太打NBA,每年给他提供近百万美元的补贴来支持他,让他不用太担心薪资问题。只要能打NBA,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,其他都是次要的。日本队能够战胜由NBA全明星球员马尔卡宁领衔的芬兰队,所以这不是天赋的问题,而是技术的问题。

至于我们,不用多说,李凯尔以为他晚上要训练,已经穿上了篮球袜和运动鞋。发生了什么?你自己看下面的图片吧!

甚至看到过一句话,大意是“不纳入高考,无药可救”。甚至前几天的一场青少年女篮联赛,也出现了“总决赛最后赢家不是冠军”的现象。比赛成绩需要包含素质技术标准得分、技术评价得分、综合比赛成绩等多个要素。

第三,选拔机制过于注重身高。如果你身高只有1.75米,那么你几乎不可能进入CBA联赛,也不会被纳入球队未来的培养对象。选拔机制过于注重身高,导致一些技术好但身材矮小的球员被抛弃。这次世界杯,到底有多少个子矮小的球员脱颖而出?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篮球智商、爆发力,以及培养机制。

第四,是心态问题。审美风格不一样,现在有些男生出门化妆、涂防晒,嘲笑皮肤黑的现象屡见不鲜。这也间接对身体素质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,选择范围变小了。

第五,训练问题。没有严格的训练,很难取得好成绩。在训练方面,中国球员当然纪律严明,但和其他NBA球星相比,他们就是“小巫见大巫”,球员们平时吃一些非常高热量的食物,训练强度也不高。而像詹姆斯、杜兰特这样的NBA球星,训练强度非常大,詹姆斯多年不吃猪肉,有自己的营养师,有合理的训练计划,对身体管理的要求特别高。

第六,中国队的阵容可能存在问题。比如赵继伟,他本届世界杯进攻欲望太少,虽然有不错的出手机会,但还是想“胡乱”传球,导致失误。如果一支球队的“大脑”都这样打球,我们的球队还能有多好?另外,周琦的状态也是个谜,他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,比如罚球不进、空篮不扣篮,而是打篮板,而且他太瘦了,面对那些大个子中锋根本应付不了。

我们确实出不了像易建联、姚明这样综合素质超强的球员,很可惜,李凯尔的打法也不是那种能带领球队取得胜利的,我们也没办法啊!

有人可能会觉得我没资格评论篮球、国家队、中国男篮。但是,他们在CBA的工资也是“取之于民”的。没有球迷,CBA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,球员的工资也不是“为民所用”。所以,作为球迷、作为公民,我们有资格评论篮球运动员,不管他们是谁。

总之,中国男篮想在国际联赛取得好成绩实属不易,即便是重回2008年的巅峰也难上加难。这需要“从国家到人民”的共同努力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需要完善篮球训练机制,改变大众对篮球的看法,破除“形式主义”,合理打造一套攻守兼备、兼容并蓄的阵容。加油!


上一篇:2023 年男篮世界杯 1/4 决赛全面打响,美国等 5 队已获巴黎奥运会门票

下一篇:2024 年世界足球赛事大全,涵盖奥运会、欧洲杯、美洲杯、亚洲杯等

篮球录像

篮球集锦

篮球新闻

Copyright © 2022-2024 法甲直播 网站地图

法甲直播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目的在于研究学习传递之用仅供参考,链接导航跳转不存储制作任何内容。